柴油车污染大,究竟孰之过? |
Freigabezeit: 2015/5/9 Lesefrequenz: 1394 |
最近一则报道称:柴油车是机动车排放的主要元凶,2012年,占机动车总量17.4%的柴油车,其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88.7万吨,颗粒物(PM)排放量为59万吨,分别占汽车排放总量的67.4%和99%。看到这篇报道,笔者不禁要问一句:柴油车的污染究竟是谁的责任? 当国外油品已普遍使用欧五标准的柴油时,国内油品却迟迟不肯升级到国四标准。据了解,国四柴油的含硫量为50ppm,而国三柴油的含硫量是350ppm,两者相差了整整7倍,含硫量高了,污染自然就严重。国家自2011年便说要推出国四柴油,因油品无法达标,推迟到2012年,又推迟到2013年7月,现在又继续推迟到2014年1月,照这种情形很可能还会再推迟。我们总在说国内柴油机技术不好,但再好的技术遇见这样的油品又怎么能发挥出原有的能力呢? 既然油品无法控制,于是政府便只能祭出自己的常用法宝—限行。但国内大部分柴油车都为商务车,尤其是重卡、货车、推土机等干活多的车型,你限行了人们的买卖还开不开?城市建设还搞不搞?基础设施还建不建?笔者很不明白为何国外那么多的优秀环保手段不去借鉴,国内却总是依靠限行限购来解决当前的环境污染。即便限行了,郊区就不能开吗?县城就不能开吗?车辆的尾气就会变的很少吗?无非就是眼不见心不乱的掩耳盗铃之举罢了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“柴油车还需要加尿素”。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后处理技术在处理过程中,通过尿素喷淋的方式减少尾气中的NOx排放量。所以采用SCR系统的车辆,不仅要加柴油,还需要加车用尿素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强调说,符合标准的国四柴油和尿素同步供应更为重要。“国四标准重卡在采用不符合标准的柴油,不加尿素的情况下,尾气排放比国三车还要差。”但车用尿素在国内的加油站是很难找到的,只有一些特供维修站才有销售,这就造成了加尿素难的情况,毕竟谁也不想加尿素的时候再单独跑一趟维修站。既然不想加,那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了。由于采用SCR系统的车辆多采用一块单独的模块对后处理系统进行控制并与车辆ECU实现数据通信,所以人们只要骗过电脑即可让车“达标”,这也是为啥会出现“假国四”的一个原因。 对于柴油车是机动车排放的主要元凶这一观点,笔者认为:柴油车肯定存在一定的缺陷,毕竟国内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品牌相差较远,不过全部赖在柴油车本身很明显有失公平。国四柴油的迟迟不肯推出造成油品差、含硫量多,而车用尿素的配套又存在较大的缺陷,加之政策上没有从正向去引导国内企业对于柴油机技术的研发,只是单纯的采用限行限购政策,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柴油车环境污染问题。正向引导企业研发、提升柴油机排放水平、出台合理的柴油车整改政策、加速国四标准油品的推出,才是治理柴油车污染的关键所在。 |
[Drucken] [Schließen] |